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魚苗的緊張抽筋

人生就是這樣,就算已經很努力了,還是沒有辦法避免人生跟您開個小玩笑!

新池造成魚苗緊張亂跳、抽筋、魚鰓蓋張開,翻白肚原因:

1.種原就容易緊張抽筋

2.氨中毒,會造成魚苗興奮緊張亂跳

3.水中電解質不平衡,在循環水容易發生,尤其沒有用石材(珊瑚石、麥飯石等)當生物濾床

4.重金屬中毒,大部份殺蟲葯都有含重金屬,如果用過量魚苗就容易抽筋緊張

5.神精病毒(NNV),受病毒感染,會造成八成以上的魚苗死亡
 
氨中毒症狀:中毒初期病魚輕微地不安,呼吸速率增加,浮頭於水面喘氣,之後不安增加,移動加快,呼吸變得不規則,接著變成興奮期:病魚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非常激烈,失去平衡,跳出水面,肌肉陣陣痙攣性抽搐,中毒的魚隻以一邊側躺,嘴巴及鰓蓋因為痙攣保持極度張開,接著短暫地恢復,魚隻回復正常及輕微的不安,此階段之後,體表變得蒼白及魚隻慢慢死亡。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流行性潰瘍症候群 (真菌性肉芽腫病)

英文病名: 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 (EUS)

病因:Aphanomyces invadans

症狀:是由黴菌Aphanomyces invadans,A. piscicida, A. invaderis 等各種絲囊霉菌所引起体表潰瘍的疾病併發機會性病原Aeromonas hydrophila and A. sobria 混合感染導致大量死亡.通常是季節性疾病感染淡水魚和半鹼水魚

魚種:泥鰍、烏鱧、筍殼魚、鯡魚 (menhaden) 等。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黴菌
病原環境:淡水及半鹼水
學名:Aphanomyces invadans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培養生物的材料其氨基酸及脂質組成

在不同種類食物培養下的Tigriopus brevicornis,其氨基酸組成。
(g.100g粗蛋白-1)(Vilela,pers.comm)
T. brevicornis  cultured on  Platymona sueceica  with different additives:
Amino acid
+ 酵母
+ 米糠
+ 小麥
+ 魚飼料
Aspartic acid
7.30
6.98
7.08
7.63
Threonine
3.35
3.09
3.53
3.74
Serine
3.37
2.98
3.39
3.59
Glutamic acid
12.05
12.00
11.90
10.62
Proline
5.13
4.49
6.56
4.82
Glycine
4.40
4.24
4.31
4.71
Alanine
5.44
5.45
5.97
5.87
Cystine
0.39
0.84
1.23
1.27
Valine
4.52
4.30
4.21
4.71
Methionine
1.78
1.75
1.64
1.81
Isoleucine
3.35
3.21
3.28
3.48
Leucine
4.79
4.71
6.24
6.73
Tyrosine
3.89
3.99
3.21
3.87
Phenylalanine
2.64
2.67
3.37
3.44
Histidine
1.94
1.75
1.78
1.33
Lysine
4.81
4.65
4.81
4.92
Arginine
6.52
6.34
5.76
6.11
Total
75.67
73.44
78.27
78.65
Protein (%)
51.1
48.6
43.9
46.5

以麵包酵母和油脂酵母培養的日本虎斑猛水蚤T. japonicus,其總脂質的脂肪酸組成中三甘油脂(TG),極性脂(PL)和游離脂肪酸(FFA)組成, (從Fukosho修改,1980)。(%乾重)。
FA
麵包酵母
油脂酵母
Total
TG
FFA
PL
Total
TG
FFA
PL
14:0
0.6
0.8
0.7
0.6
1.2
1.8
1.7
0.5
15:0
1.8
1.7
0.8
0.5
0.8
0.6
0.6
0.4
16:0
7.1
8.2
8.1
13.2
9.1
10.1
9.9
13.2
16:1n-7
13.9
22.3
12.8
3.2
6.5
7.2
6.6
2.3
18:0
2.5
0.8
2.1
6.6
2.6
1.3
2.5
6.8
18:1n-9
23.7
31.6
20.6
15.7
22.1
32.4
21.8
14.2
18:2n-6
2.9
2.9
2.4
2.2
1.5
1.4
1.7
1.2
18:3n-3
4.4
5.3
3.8
1.2
0.9
0.7
0.7
0.5
18:4n-3
1.1
0.8
0.8
2.3
9.1
11.5
5.6
3.7
20:1
1.4
0.8
0.8
2.3
9.1
11.5
5.6
3.7
20:4n-3
2.1
1.6
2.0
0.8
0.7
0.4
0.5
0.3
20:5n-3
6.0
2.9
13.1
8.1
4.7
3.2
7.9
6.4
22:1
0.3
0.7
0.5
0.1
5.4
5.9
3.3
2.2
22:5n-3
1.1
0.8
0.7
1.0
0.9
0.7
0.6
0.4
22:6n-3
13.8
5.2
16.8
33.2
20.9
15.8
26.2
38.8
(n-3) HUFA
23.0
10.5
32.6
43.1
27.2
20.1
35.2
45.9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紫外線( UV-C )殺菌知識

紫外線 UV-C 對常見細菌、病毒的殺菌效率
種類
   
100%殺滅所需的時間(秒)
種類
   
100%殺滅所需的時間(秒)
 
 
 
 
炭疽桿菌
0.30
 
 
 
 
 
 
結核(分支)桿菌
0.41
白喉桿菌
0.25
霍亂弧菌
0.64
破傷風桿菌
0.33
假單胞桿菌屬
0.37
肉毒桿菌
0.80
沙門氏菌屬
0.51
痢疾桿菌
0.15
腸道發燒菌
0.41
大腸桿菌
0.36
鼠傷寒桿菌
0.53
鉤端螺旋桿菌
0.20
志賀氏菌屬
0.28
嗜肺軍團菌屬
0.20
葡萄球菌屬
1.23
微球菌屬
0.4-1.53
鏈球菌屬
0.45
 
腺病毒
0.10
 
 
流感病毒
0.23
噬菌胞病毒
0.20
脊髓灰質炎病毒
0.80
柯薩奇病毒
0.08
輪狀病毒
0.52
愛柯病毒
0.73
烟草花葉病毒
16
愛柯病毒I
0.75
乙肝病毒
0.73
黑曲霉
6.67
軟孢子
0.33
曲霉屬
0.73-8.80
青霉菌屬
2.93-0.87
大糞真菌
8.0
產毒青霉
2.0-3.33
毛霉菌屬
0.23-4.67
青霉其它菌類
0.87
藍綠藻
10-40
草履蟲屬
7.30
小球藻屬
0.93
  
1.22
線蟲卵
3.40
原生動物屬類
4-6.70
Fungl
1.60
感染性胰壞死病
4.0
白斑病
2.67
病毒性出血病
1.6

紫外線 UV-C、氯、臭氧消毒法比較表

紫外線-C( UV-C )
臭氧
消毒方式
物理
化學
化學
成本投資
運行成本
中等
維護費用
中等
消毒效果
極好
不穩定
消毒時間
1~5
25~45分鐘
5~10分鐘
對人體危害性
極低
中等
殘留有毒物質
對水、空氣的改變

紫外線的特性
        
紫外線-A (UV-A)
紫外線-B (UV-B) 
紫外線-C (UV-C)
物理特性
波長:400315nm
所以稱為長波紫外線,穿透力最強,可以穿過雲層、玻璃幾乎無所不在,它是隱性殺手,比較不會造成急性的曬傷,但是卻是造成肌膚老化的最重要因素。
波長:315280nm
介於中間是造成皮膚曬傷發紅的主要原因,又稱為中波紫外線。
波長:280200nm
波長最短,傷害性最大,但是滲透力最差,不易通過臭氧層。
到達地表的輻射量 
UV98.9% 
UV1.1%
幾乎零
與臭氧層的關係
可穿透臭氧層
多數為平流層臭氧所吸收,但因臭氧層破壞而增加
為高空臭氧所吸收
備註
穿透玻璃進入室內、車內
對人體健康影響較為顯著
能殺菌的UV-C波段是非常微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