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中ammonia是以未解離氨(NH3)及解離氨(NH4+)兩種形式存在,其比例與水溫及PH值有很大的關聯,其毒性的作用是因NH3非常容易通過組織,所以對魚的毒性很高,又氨對腦有特別的親和性,所以氨中毒的魚會有神經緊張症狀的緣故。
未解離氨對魚具有極高程度的毒性,對鯉科的魚類其半致死濃度範圍在1-1.5
mg/L,鮭鱒魚類為0.5-0.8 mg/L,其最大的耐受度,鯉科為0.05
mg/L,鮭鱒魚類則為0.0125mg/L,在淡水的水族箱養殖系統,水中氨的含量超過0.25mg/L,即會對魚的鰓造成傷害。
近幾年鯉魚的養殖,因所謂的鰓中毒壞死,造成很大的損失,這是由於氨中毒導致魚血液中氨的量增加所致,在鯉科魚類氨是氮代謝的最終產物,通常經由鰓排泄到水中,若因為某些因素(如水的PH值過高,氧氣不足,溫度偏高或是鰓受傷等等)使氨的排泄量減少,魚血液中氨的濃度增加,造成自體中毒(autointoxication)的現象。
臨床症狀:中毒初期病魚輕微地不安,呼吸速率增加,浮頭於水面喘氣,之後不安增加,移動加快,呼吸變得不規則,接著變成興奮期:病魚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非常激烈,失去平衡,跳出水面,肌肉陣陣痙攣性抽搐,中毒的魚隻以一邊側躺,嘴巴及鰓蓋因為痙攣保持極度張開,接著短暫地恢復,魚隻回復正常及輕微的不安,此階段之後,體表變得蒼白及魚隻慢慢死亡。
解剖病變:NH3中毒的魚隻皮膚呈現明亮,覆蓋大量或過量的粘液,有些病例有小的出血,主要在胸鰭的基部及眼睛的前房,鰓嚴重地充血及充滿大量的粘液,曝露在高濃度的氨的魚鰓可呈現輕度到重度的出血,鰓蓋內部的鰓產生大量的粘液,主要在鰓弓的末端。體腔內的器官充血、呈現營養不良的變化。
組織病理變化:鰓組織充血,細胞增生,二級鰓薄板融合及毛細血管擴張;肝臟組織顯示混濁腫脹及水腫變性;腎臟的病變則呈現組織充血及絲球體性腎炎。以上資料取自於 :吳靜芷專家
瞭解水中未解離氨的濃度是很重要的,可經由測量水中總氨(NH4+
+ NH3)的量,配合水溫(T)、水的酸鹼值等數值,代入下列公式計算出來:(Svobodová et al., 1991)
NH3 = (NH4+ + NH3) / 10的(10.7 - 0.033T-PH)次方 + 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可以選擇匿名留言哦!! )